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

人像的靈魂與味道

我的機身加鏡頭不超過六萬,沒學過攝影,拍照時習慣全手動設定,單點對焦,從傻瓜相機一路摸索上來,常看不少人滿口鏡頭經,每一顆鏡頭的光圈焦段和價格都倒背如流,可是在他的版面幾乎看不到讓人感動的照片

再看不少人像攝影師,台灣的人像攝影普遍看來太過匠氣,機身鏡頭隨便都破20萬,補光打光一應俱全,機身鏡頭已經都已經是旗艦級的,但還是過度的依賴打光,看起來就幾乎都差不多的感覺,過度商業化也過度匠氣,照片看不到麻豆的靈魂,照片看起來很有質感,卻缺乏一點「靈魂」與「味道」

我在手機內找不到適當的舉例照片,看到上次台南海安路拍攝的各樂團演唱會,很多人拿高階相機在露天的演唱會裝閃燈打天空,我不知道閃燈打天空有什麼意義,我現在只剩下一顆焦段17-50的鏡頭,所以只好爬到鷹架上去,ISO調到5000以上,要捕捉好的畫面應該不單只是畫面純淨而已,有時候把閃燈收起來,放膽把ISO調上去,當下立即調出自己需要的觀光及色調,不是更容易捕捉畫面嗎?過度依賴閃燈,到了閃燈英雄無用武之地,還能拍出什麼作品?